2024年,国企应该怎么干?
文学心曲
2024-05-19 15:52:17
0

文/王绛 2024年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当前,我国面临的内外环境仍然复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任务仍然较重,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各种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在保民生促增长,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等诸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责任。

一、2023年宏观经济运行特点

2023年我国经济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一是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6.1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8%。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5.2%

二是城乡市场持续恢复。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03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0%。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0%。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3%、11.2%、7.0%。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增长6.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制造业投资增长6.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下降0.1%,第二产业增长9.0%,第三产业增长0.4%。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投资增长10.3%,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8.4%、14.5%、11.1%;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1.8%、29.2%。

四是外贸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8万亿元,增长0.6%;进口18万亿元,下降0.3%,实现贸易顺差57884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3%,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5%。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6%,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 “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近30%。

五是金融平稳运行。2023年1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狭义货币(M1)余额68.05万亿元,同比增长1.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3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全年净投放现金8815亿元。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25.74万亿元,同比少增510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6.6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22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792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64万亿元, 全年外币存款减少561亿美元,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24万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08元人民币。

二、经济运行仍存在深层次问题

2023年我国经济虽然运行平稳,但仍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将继续影响2024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虽然我国经济2023年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但这是建立在去年较低基数上的。从环比看,一季度GDP环比增速2.2%,二季度增长0.8%,三季度增长1.3%,四季度增长1.0%,说明经济的持续动力不足。2023年1—11月,我国主要税收收入项目除了国内增值税由于2022年同期基数较低原因同比大幅增长47.6%以外,其他主要税种如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印花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4%,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仍然较大。

其次,外部市场正在深入调整。虽然2023年我国出口形势向好态势明显,但如以美元计价,2023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下降5.6%,出口下降5.2%,贸易顺差收窄2.7%。虽然我国对“一带一路”和部分国家地区的出口有所增长,但对发达国家出口下滑较多,如对美国出口下降8.5%,对欧盟出口下降5.8%,对日本出口下降3.3%,产能过剩的问题仍将在2024年困扰我国企业。

其三,国内市场约束依然较强。虽然我国经济正在稳步恢复,但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并未完全消失,影响家庭和企业消费投资信心、风险承担意愿和能力。2023年全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位于20年来的低点,9月仅为87.2,比2019年同期大幅下降36.9。2023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民营经济信心有待提振,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3.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3.6%,制造业企业利润受挤压。2024年进一步培育投资信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内需的任务仍然艰巨。

其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效率较低。虽然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0%,但仍然继续创2021年以来的新低。2023年前10个月国家发改委审核固定资产项目总投资额1.42万亿元,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水利等行业,是上年同期的2.9倍,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3.5万亿元,下半年专项债通过加快结存限额发行和使用,叠加超6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接续,为全年基建投资增长提供保障,政策性银行还发放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055亿元。2023年,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9.3%,其中,计划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13.3%。但这些巨量资金投入仅带来了5.9 %的基建投资增长。说明了我国传统基建项目已经基本饱和,新基建尚未能接续,导致基建投资效率降低。

其五,货币政策效果未完全达到预期。2023年1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比年初增加了49.1万亿元,但GDP增量为5万亿元,也就是说,49万亿流动性仅带来了5万亿元的GDP增长。从社融情况看,也存在低效问题。202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5.59万亿元,比上年多3.41万亿元,但2014年以来,利息支出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比值始终保持在40%左右,个别年份甚至接近50%。过去三年,累计利息支出占累计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为36%,部分企业和地方仍然依赖举新债还旧债的发展模式。资本市场表现疲软,2023年沪指累计跌3.7%,深成指累计跌13.54%,创业板指累计跌19.41%,上证50指数跌11.73%,科创50指数跌11.24%,沪深300指数跌11.38%,中证1000指数跌6.28%。资本市场投资表现出信心不足的问题,大股东持续减持是重要因素。2023年1—11月,A股1834家上市公司累计公告减持规模1.29万亿元、增持规模185亿元。央行降息降准,持续发力,货币增速远远快于经济增速的同时,市场信心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

其六,地方及企业债务问题仍然突出。2023年全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5.59万亿元,比上年多3.41万亿元。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1.63万亿元,同比少425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9.6万亿元,同比多2.48万亿元。2024年为城投债到期高峰,在债券到期规模增加、再融资难度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减弱等背景下,弱资质区域的尾部城投风险仍需关注。2023年,我国债券市场已有50家发行主体对152只债券进行展期,展期规模高达2044.45亿元,超过2022年展期量达到历史新高,后续债务偿还的情况仍不容乐观。2023年初至12月初,我国债券市场已有31家发行人违约,共涉及境内外债券68只,违约规模合计为1041.7亿元,此外,目前仍有为数众多的出险房企仍未完成债务重组。债务问题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值得高度重视。

其七,出口格局改变导致产业链重构的趋势。2022年下半年以来,在我国出口增速放缓的同时外商直接投资明显回落。2022年三季度至2023年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直接投资连续五个季度净流出,为历史上首次,季均净流出340亿美元。同时,2022下半年以来欧美国家贸易投资 “去中国化”趋势加速,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结构与产业链格局正发生变化。以中美贸易为例,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比去年同期减少20%以上,占美进口贸易额比重降至19年来最低的13.4%,下降部分由东盟、加拿大和欧盟商品占比提升填补。过去十年来,东盟占美国进口贸易额比重增加了一倍。由于美欧等发达市场仍然引领高端产业发展,仍是高利润市场,短期之内,受我国境内企业投资布局东南亚以及“转口贸易”影响,我国与东盟贸易的快速增长对中国出口仍构成支撑。但产业链外迁可能导致我国产品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位置下降,在进一步削弱我国直接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可能对国内产业形成降级的威胁,还影响到我国产业体系的完备性和稳定性。

其八,人民币汇率仍有不确定性。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化,与中美五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变化关系最为密切。近两年来,我国的央行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同时引导货币利率下降。从2023年5月初开始,美元国债收益率持续抬升,相比之下,我们的国债收益率则持续下降,导致离岸人民币持续贬值。2022年美元对离岸人民币涨幅达8.73%,2023年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跌幅为2.9%。2024年大概率发生美联储停止加息并降息,一方面可能形成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趋势,对我国产品出口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美元流动性的提高也可能进一步刺激全球资本涌入美国资本市场,对我国产业及资本市场形成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

三、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下,包含国有企业在内的我国各类企业都将面临一系列挑战。

一是市场与资源约束将加强。2023年1月以来我国制造业复苏力度一直较弱,除9月外,4月份以后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一直低于50的荣枯线。2024年市场及资源对企业发展约束将进一步增强,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可能进一步凸显,并可能导致企业两极分化,资源和利润均向优势企业集聚,弱势企业将面临更多经营困境,转型升级缓慢的企业可能遭到市场的淘汰。

二是稳增长压力增大。国有企业要承担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和不断提高基础民生、引领国民经济向世界产业高端发展的任务,同时也要承担反经济周期,帮助国家克服重大经济社会危机的重任。当前经济下行环境下,需要大型企业发挥稳增长、稳预期、保障社会就业平稳的责任。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下降,国有企业稳投资作用明显, 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4%,特别是中央企业积极落实重大投资、重大项目建设、稳住经济大盘方面发挥“压舱石”作用,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主要覆盖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方向。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下滑的同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7%,国有企业成为支撑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

三是企业利润空间收窄的同时,对财政加大支持任务趋重。在当前财政运行紧平衡,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国有企业在保障财政稳定、提供社会保障等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23年,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加上上年结转收入总量为5634亿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数加上上年结转收入总量为2499亿元,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0.94万亿元。国有企业亟需进一步提高资本经营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承担起稳定财政收入、促进民生的责任。

四是技术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增强。虽然近年来我国企业面临发达国家技术引进遇到障碍、传统制造业被东南亚、拉美、印度等国追赶并替代等不利环境,但创新能力仍然不断提升。以汽车行业为例,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为517.1万辆,同比增长59.5%,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特别是中国品牌比亚迪以销出302万辆、排名第九取得了进入全球汽车销量前十的骄人成绩,但与丰田汽车集团全年卖出的1065万辆、大众汽车集团880万辆,现代起亚689万辆等头部企业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大。

五是发达国家市场不乐观。当前,我国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政经关系仍然不够稳定,西方发达国家打压我国高新企业趋势仍然明显,对我高技术、设备等限制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仅影响我国产品向高附加值的地区出口,也影响高技术、关键设备进口,部分产业链环节外迁也可能对我国产业链生态产生影响。

四、加快国企改革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的基本方针,为2024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国资国企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定位,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安全支撑作用。

(一)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

一要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2023年7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各地方、部门和企业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加紧落实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大国优势,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二要努力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切实扩大内需。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稳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要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在促进创业、激励创新的同时,扩大社会就业,为扩大内需夯实基础。

三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精兵简政,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全面激发地方和企业进行改革探索实践的动力。

四要以明确的产业政策为重要抓手,推动产业投资升级。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把握传统和新兴并重、制造和服务协同的基本方向,聚焦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坚,以新技术、新需求、新业态为导向,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为我国产业升级,追逐世界科技进步浪潮创造条件。

五要转变债务驱动增长方式,健全财务硬约束机制。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软预算”现象较重,盲目布局、重复投资,效益低下,对债务形成严重依赖,不仅不利于地方经济和企业持续发展,甚至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地方政府和企业要加快转变粗放式发展方式,建立健全财务硬约束,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六要进一步健全我国资本市场。2023年7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加快稳定宏观经济运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加快构建以资本市场为主平台、以股权投资为主方式的直接融资新格局,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向好

一要承担并落实好国家经济政治安全的重要责任。国资央企要牢记“国之大者”,牢牢把握国资国企新使命新定位,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集中,切实保障和促进我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供应链安全。同时,国有资本要提高整体配置效率,聚焦重点领域,提升产业链韧性、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安全支撑作用。

二要加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要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攻关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前沿技术,抢占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制高点。要通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的经营机制,实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融合,打造新质生产力,培育竞争新优势,持续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推动我国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

三要努力提高资本效率。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深入开展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022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与美国的比值大体在40%左右,日本和韩国在高速增长阶段结束后,全要素生产率分别达到美国80%和60%的水平。我国要在2035年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有企业需要力保全要素生产率年增速达到2.5%—3%,才能接近发达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四要大力提升核心功能,培育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要在不断提升核心功能的同时,打造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引领国内产业的转型发展。要学习国际跨国公司聚焦自身核心产品、核心技术的提升能力,学习他们高效地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和品牌建设与培育能力,不断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实现由“做大”向“做强”“做优”的转变。

五要全面加强风险管理。面对复杂困难的内外市场环境,企业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把风险管理融入每个重要的业务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强化经营过程的监管以强化资本管控,加强资源整合能力建设,健全合规体系,实现企业稳健经营,保障国有资本运营安全,避免出现重大系统性经营风险。

(作者供职于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仅代表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2024年,国企应该怎么干...
文/王绛 2024年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
2024-05-19 15:52:17
怎么回事?!黄金短线突然急...
24K99讯 周三(2月21日)亚市盘中,现货黄金短线突然快速上涨...
2024-05-14 10:01:39

热门资讯

黄金火到爆 “眼睛一闭一睁每克...   近日,“金价大涨”成为热门话题。  自2月28日至今,国际金价连续上涨,并突破2100美元/盎司...
Sora横空出世!A股有哪些题... 2022 年末,OpenAI 聊天机器人 ChatGPT 的面世无疑成为了引领人工智能浪潮的标志性事...
菲律宾船只相撞事故造成2人死亡... 【环球网报道】据央视新闻报道,1月31日,据菲律宾海警消息,当天发生在八打雁省八打雁市附近海域的船只...
淘银网股票配资 ,全国政协委员... 淘银网股票配资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是关键  ...
松霖科技(603992SH):... 格隆汇8月7日丨松霖科技(603992)(603992.SH)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越南基地...
港股异动 鸿腾精密(0608... 鸿腾精密(06088)再跌超4%,截至发稿,跌3.73%,报2.32港元,成交额3685.53万港元...
煤炭板块持续活跃 中国神华总市...   每经记者杨煜每经编辑董兴生   1月5日,中国神华(601088.SH)股价一度涨近1%,股价...
致癌物质超标800倍?!很多人... 近日,全球最大的护肤、化妆品和香水公司之一的雅诗兰黛“暴雷”,美国独立实验室Valisure指出,雅...
破发股祖名股份上半年预亏 20... 祖名股份(003030.SZ)近日发布的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
公告精选:泰格医药拟5亿—10... 【业绩】长城汽车:1月销售汽车10.4万台 同比增长69.06%长城汽车(601633)2月6日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