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四年,雍正皇帝清算老八胤禩的时候,特意点了他福晋郭络罗氏的名,说“允禩之妻残刻,允禩平日甚畏之。”并且雍正最终也没有放过这位弟妹,先是将其“革去福晋,休回外家”,后又下旨令其自尽“散骨以伏辜”(即挫骨扬灰之意)。
俗话说祸不及妻儿,雍正在收拾同胞兄弟的过程中,对他们的福晋子女还算菩萨心肠,唯独对郭络罗氏是个例外。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雍正非除郭络罗氏而后快呢?
娘家背景是郭络罗氏的跋扈的资本
郭络罗氏是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安亲王何许人,在顺治朝和康熙前中期,那可是宗室王公的领袖。论辈分,岳乐是康熙皇帝的伯父,并且在平定三藩的过程中立有重大军功,曾长期执掌宗人府。
岳乐生育能力超强,一共生了20个儿子和23个女儿,第七女年长后下嫁郭络罗·明尚。文献记载,岳乐十分疼爱七女,无奈她福薄命短,26岁就去世了。额驸明尚,留存的资料不多,大致也是英年早逝。
郭络罗氏从小就在安亲王府长大,9岁之前即岳乐在世期间,对这个外孙女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视为掌上明珠。
郭络罗氏身上流着一半的爱新觉罗氏的血液,出身如此高贵,按说理应朝着大家闺秀的方面进行培养。然而,郭络罗氏天生就不是善茬,在外公和几个舅舅的宠爱下,性格蛮横、行事泼辣。
康熙三十年,郭络罗氏被指婚给胤禩,但是当时他们的年龄尚小,只是举行了订婚仪式;康熙三十七年三月,胤禩受封为贝勒后,胤禩与郭络罗氏正式举行婚礼。
说来也奇怪,明明是胤禩娶妻,可是不管是订婚仪式还是结婚仪式,都在安亲王府举行,康熙所有皇子中,只有胤禩的婚礼是个例外。这就让人感觉到,胤禩似乎是入赘安亲王府,成为岳乐的孙婿。
无独有偶,胤禩晋封贝勒之后,被封在了岳乐所在的满洲正蓝旗下,这样一来,胤禩就与安亲王岳乐家族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休戚与共、互为依持的关系。
岳乐早在康熙二十八年就去世了,可是安亲王家族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可以这么说,在康熙一朝,远支宗室中没有哪个亲王、郡王可与安亲王家族相比。
尤其是郭络罗氏的几个舅舅,即玛尔辉、景熙、蕴端、吴尔占(文献中对四个人的名字有不同的记载),在当时的王公贵族中很有影响力。
反观胤禩的出身则十分寒酸,他的生母卫氏是辛者库贱籍,她的一生从没有得到过康熙的重视和尊重。在所有皇子中,胤禩的娘家出身最卑微。这种鲜明的对比,也就注定了郭络罗氏的强势地位。
郭络罗氏强悍但很能干
郭络罗氏少有典雅贤淑之风,更多的是满洲女子豪爽大气的个性特点,即便嫁入皇家之后,依然保持着强悍泼辣的作风。
康熙皇帝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他对郭络罗氏的总体印象并不好,第一次废太子时,他就对朝臣说:“允禩素受制于妻,其妻系安郡王(岳乐死后被降爵)岳乐之女所出,其舅玛尔辉、景熙等,并不教训允禩之妻,任其嫉妒行恶心,是以允禩迄今尚未上子。”
当然,康熙这段话是在一废太子后说的,当时他对胤禩有很深的成见,未必见得客观公正。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郭络罗氏还不至于像康熙说的那样不堪,或许称她是一个能妻更为恰当。
胤禩性格较为温和,对男尊女卑那一套也不是很讲究,府中的所有大小事务都归郭络罗氏打理,这也是后来雍正指责胤禩,说他府上真正当家的是福晋的主要原因。
康熙晚年诸皇子争储,郭络罗氏为胤禩的人际网络铺平了道路,她利用安亲王家族的影响,网络了一大批宗室贵族和满汉文武大臣。加上胤禩本人也具有很高的威望,朝野内外几乎都倒向了八爷一党。
胤禩是一个很有抱负的皇子,志在获取储位。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他需要得到以吴尔占、景熙等人为代表的岳乐家族成员的支持。
所以胤禩即使对郭络罗氏的某些行为有所不满也能容忍,不致于因小失大,由于夫妻关系不睦而失去坚实的后盾。从这个方面来说,胤禩俱内恐怕也未必是真。
郭络罗氏的悲剧结局
雍正即位后,试图拉拢胤禩集团以巩固皇位,登基不久就封胤禩为和硕廉亲王。文献记载,胤禩封王当日,就有很多朝臣前往府上庆贺,郭络罗氏却不以为然,说“有何喜可贺?恐不能保此首领耳!”
雍正听闻此语对郭络罗氏顿生厌恶之情,但是这个时候他还不能对胤禩直接下手,而是采取迂回战术,对郭络罗氏的娘家狠下杀手,以“无知妄乱,不安本分”之由,将景熙(以去世)之子、吴尔占父子发配盛京。
随着雍正帝皇位的逐步稳固,他开始腾出手来收拾胤禩集团,严旨之下,胤禩被剥得干干净净,革去黄带子,从宗室除名,并将其圈禁。
郭络罗氏也受到了最严厉的打击,旨意中说“允禩之妻断不可留于允禩之家”,将其革去福晋休回娘家,并令娘家人严加看守,不得擅自外出。
郭络罗氏性格倔强,向来吃软不吃硬,对雍正的处罚她毫无畏惧,所谓夫唱妇随。郭络罗氏和胤禩绝不服软的态度,让雍正起了杀心。下旨:“令庶人允禩妻自尽,仍散骨伏辜”。郭络罗氏终是不得善终,死在了胤禩的前面。
雍正以雷霆手段赐死郭络罗氏,固然有她本人性格的原因,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郭络罗氏在康熙晚年的诸子争储中,为胤禩摇旗呐喊之故。加上雍正即位后,她又不知悔改,不愿向雍正低头,以致招来杀身之祸。